文 / 壁虎先生
原文刊載於《放映週報》697期(2021.08.17)
它改編自英國作家J·G·巴拉德(James Graham Ballard)1973年的同名小說,是一次英國和加拿大製片人的合作。在當年的坎城影展中,該片製片人傑瑞米‧湯瑪斯(Jeremy Thomas)表示這是唯一完成這部電影的方式,因為在傳統的好萊塢製片邏輯中不可能誕生這樣一部影片。而儘管巴拉德未參與影片的改編,他親自出席了當年的坎城記者會(和之後的一些公開放映)並對柯能堡的成果十分讚賞,他認為這部影片走得比小說更遠。
很難想像這樣一部關於「戀物癖」(fetish)——更明確地說,關於一群「戀車禍癖」的人——的,製作於網路普及化之前的精緻劇情電影,能在各種更粗糙、未經修飾的影像氾濫於網路論壇並被無節制性癖化的年代,依然被觀看而不令人感到過時或像是某種陳腔濫調。事實正恰恰相反,《超速性追緝》不只沒有過時,或許正因為它的「精確」,如今反而更像是那種亙古童話故事的原型(反諷地幾乎和當年圍繞此片的媒體幼稚的大驚小怪相反,此片當年被批評為純粹只是「色情片」),像是點著煌煌燈火的舟,航行於同時被網路攤開的性癖化和對性癖化的禁制的無限交互繁殖的暗湧之上。
在劇情裡,製片人巴拉德(James Ballard) 正在製作車禍宣導(一個很容易錯過的細節)影片,我們觀察到他和他的妻子分別在與他人性愛之後的空洞恍惚、彷彿是假人的心情,他們眺望著遠方,彷彿正潛意識地尋找著某種更「真實」的性欲,或者「存有狀態」。直到巴拉德發生了一場車禍,與他對撞的車中是一對夫妻,丈夫當場死亡,妻子海倫醫師則和他住進同一家醫院。兩人事後相遇,並立即產生奇妙立刻做愛的默契,之後更共同參與了神祕人物范恩(Vaughan)和他的小「狂熱團體」(cult)重演知名巨星車禍的「表演」並在事後與范恩結識,兩人便時常和范恩廝混,跟隨他一起刻意經過車禍現場,或在互換的車中交互愛撫,而巴拉德和妻子亦透過這個觸媒重新感知到某種性愛的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