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5日 星期五

壁虎先生2018年最佳台灣電影

儘管現在才出這份片單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原因之前已經提過),但無論如何還是弄完了。儘管這份片單是今年年初就排好的,但勉強要說的話,也是有兩部是今年才上院線(《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你的臉》),兩部去年金馬影展就看的電影持續走過今年的台北電影節以及即將到來的金馬獎(《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你的臉》),同時像《虎父的妞妞未而立》、《臨時工》也都持續出現在今年的德國奧伯豪森和山形,所以勉強還算得上是有現時性吧?

我決定把短片和長片擺在一起,因為不然真的排不出個所以然,但我必須先說,我不是那種認真地毯式掃過台灣電影的人,所以可能有些應該會被我排進來的,尤其是短片,是我沒看到的。其實很多都有看,很多長片,只是沒有出現在這裡而已。

結果排了九部,我想好像也沒必要一定要湊到十部,所以就是九部,才發現沒有真人劇情長片被排入。

最後我並沒有把應亮的《自由行》和《媽媽的口供》算進來,儘管是台灣共同出品:

1. 你的臉|Your Face
2018|Taiwan|蔡明亮


2. 虎父的妞妞未而立|The Horrible Thirty: Me, My Father and Richard the Tiger
2018|Taiwan|鄒隆娜


3. 恍惚與凝視的練習|In Trance We Gaze
2018|Taiwan|陳芯宜


4. 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Last Year When the Train Passed by
2018|Taiwan|黃邦銓


5. 洞兩洞六|02-06
2017|Taiwan|王逸帆


6.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Our Youth in Taiwan
2018|Taiwan|傅榆


7. 街頭|The Edge of Night
2018|Taiwan|江偉華


8. 臨時工|Temporary
2017|Taiwan|許慧如


9. 幸福路上|On Happiness Road
2017|Taiwan|宋欣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臉》是去年的我最喜歡的台灣電影,甚至可能是我最喜歡的蔡明亮,或許是因為,在電影越看越無趣的當下,《你的臉》用莫大的純粹還原了電影。
但2018年真正的驚喜,應該是鄒隆娜的《虎父的妞妞未而立》,如果沒看《你的臉》,它就是第一位。對我而言,《虎父的妞妞未而立》就是2018年的《回程列車》,事實上他們的問題也很類似,都關於一個年輕的導演,如何把他們作為電影創作者的經驗,和他們的生活、家庭和血緣的經驗,這兩個東西結合在一起,而《虎父的妞妞未而立》和《回程列車》都用非常美的方式做到了這一點,讓電影成為外在化的思索本身。它的趣味首先來自鄒隆娜遊戲性地用對位讓自己和身邊人的聲音,角色扮演影像中老電影人物,它靈活而無拘無束,展現一個創作者的熱情和使命,同時解放老電影中的人物到她的世界,就像邀請一個朋友到家裡作客,從這其中產生真正的對話,是歷史的、政治的、也是個人的。
然而真正的靈光提升,是到了電影的中段,我們發現這種純粹的「對位」開始被打破,影像開始像是脫出軌道生出自己的生命,與此同時是導演越來越抑制不住的情感,導演不過是讓對話結束在「我想要拍一些關於你的東西」,然而所有關於電影的意義都已被觀眾了解,當老虎再次出現的時候,一個阿比查邦(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式的魔幻時刻。和《你的臉》一樣,它重新召喚出電影的純粹,讓我們意識到電影紀錄的是創作者活生生的靈魂。

《恍惚與凝視的練習》是「時光台灣」的另一個驚喜,「時光台灣」真的是一個相當成功的計畫。它令人想起童偉格在《王考》裡面的短篇小說,令人不禁想像如果陳芯宜真的去改編童偉格的小說會是如何有趣的交火,「上一次宮廟的鬼神秩序和黨國記憶燒出如此林區式(Lynchian)的魔魅和現實結構的變動不安,要當屬(赤燭的)(2019年註)《返校》,陳芯宜更天才地選用了英格蘭實驗電子樂團Zoviet France的音樂,更賦予電影的催眠一種細緻狂暴的縱深,最後憤怒嘶啞的迷幻工業金屬居然也像是嗩吶、鑼鼓和古琴的當代躁動詮釋,炸裂出一種巨大的張力,彷彿神明將要起乩降架。」(參見文末連結)

最近殺去高雄電影節看了《我叫阿銘啦》不覺豁然開朗,這就是陳芯宜出道時的樣貌嗎?大師姊的完全體?只是雖然大家當時都很喜歡《流浪神狗人》(我也是最近才看),但它看起來仍然是一個太吃力的努力,或許現在看會比較清楚,這個吃力感來自它好像被某種形式束縛住了,但大師姊應該是無拘無束,像炸彈一樣的才對。應該有一個更自由的形式存在,而《恍惚與凝視的練習》或許就是這種自由的再度乍現?

《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讓我想到兩部電影:阿比查邦的《正午顯影》(Mysterious object at noon)和安妮·華達(Agnes Varda)的《最酷的旅伴》(Faces Places),透過遊戲性的童趣捕捉人與人產生連結時的純粹的喜悅,對於黃邦銓我想已經沒必要說得太多,黃邦銓就是黃邦銓。

《洞兩洞六》的王逸帆顯然有一種對剪接節奏的敏感天才,它成立正因為這是他自己相信的節奏。我的期待是他能發展出他所需要的文戲敏感度,與整體乃至微觀調度的布局沉穩,以至於這種活力不會在未來的長片體量中被稀釋掉。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和《街頭》剛好構成縱橫的兩個剖面。關於前者我已經寫過我的想法,後者我想看過必定一目了然。一個事情,當它被回朔性的命名與梳理,它就脫離了某種虛空中的曖昧和時間性的牢籠,《街頭》幫我們回到那個曖昧的時間牢籠之中,我想是影像時代的某種特權吧。某種程度上,你如果不了解人和政治在時間性中的限制,你就不了解人和政治。

然而我對《街頭》的批評也大概會是,它不完全是個橫剖面,它其實有一個短暫的縱剖面,你短暫看到主角回家顧店、去史明家喊口號之類的,然而這個短暫的縱剖面我覺得很half-hearted,你與其給我一個half-hearted的縱剖面你乾脆不要給我,它用虛假的脈絡試圖摧毀電影時間性曖昧的成立。

《臨時工》是一個比較奇怪的選擇,我甚至覺得,我大概是建基在對它的大誤讀之上把它選進來的,但無論如何,即便是誤讀,對誤讀本身的梳理可能也會是有趣的。我的感覺是,這個典型的主題電影到結尾之前,都有一種社會關懷者關於家的一廂情願在裡面,但它的形式給了它一種曖昧,就是它到底是一廂情願還是關於一廂情願。然後最後我們看到關於流浪者故事切入電影和大頭訪談,這個電影就在最後變得不安份了,它回朔性地給予了前面的角色扮演一種夢一般的性質,讓電影變成一種經驗而非只是一個公益宣傳詞,我覺得這層本體上的變形以及它所提供的可能反思層次遠比它乍看之下的主題性質還要具有啟發性。很有意思的是,許慧如同時是當年《我叫阿銘啦》的製片,而江偉華則是《臨時工》的剪輯,都是一些不安份的人。

至於《幸福路上》,我喜歡小琪長大的部分,我對它的批評之前也已經寫過,參見之前的文章。 真的拖太久了,就當作跟大家閒聊。2019大概不會再排了吧,排不出來了,都沒在看電影,都在看youtuber打電動。


〈壁虎先生2018年度佳片〉(《你的臉》):https://mrgeckopapa.blogspot.com/2019/09/2018.html

〈2018 TIDF 筆記整理:《上山》、《跑道終點》、《不敢跟你講》、《莉維達‧地海之詩》、《恍惚與凝視的練習》、《虎父的妞妞未而立》〉:https://mrgeckopapa.blogspot.com/2018/07/2018-tidf.html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在傅榆的電影裡看到《大國民》式的角色〉:https://mrgeckopapa.blogspot.com/2018/07/blog-post_7.html

〈《幸福路上》:片刻和大敘事〉:https://mrgeckopapa.blogspot.com/2018/03/blog-post.html

「時光台灣」系列公視+傳送門:https://www.ptsplus.tv/season/7bff661d-725b-451f-bbe8-f70fbdbda65e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Gilo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