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30日 星期一

壁虎先生2018年度佳片(新片+新看舊片)

1. 基督的最後誘惑|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
1988|Canada, USA|Martin Scorsese

2. 歐洲特快車|Europa
1991|Denmark, Sweden, France, Germany, Switzerland|Lars von Trier

3. 靈魂嘉年華|Carnival of Souls
1962|USA|Herk Harvey

4. 鄉村牧師日記|Diary of a Country Priest
1951|France|Robert Bresson

5. 歷劫佳人|Touch of Evil
1958|USA|Orson Welles


6. 死靈魂|Dead Souls
2018|Switzerland, France|王兵

7. 跑道終點|The End of the Track
1970|Taiwan|牟敦芾


8. 窮山惡水|Badlands
1973|USA|Terrence Malick


9. 詩人之血|The Blood of a Poet
1932|France|Jean Cocteau

10. 散步的侵略者|Before We Vanish
2017|Japan|黑澤清

11. 見證|Come and See
1985|Soviet Union|Elem Klimov


12. 馬布斯先生的遺囑|The Testament of Dr. Mabuse
1933|Germany|Fritz Lang


13. 黑暗中的音樂|Music in Darkness
1948|Sweden|Ingmar Bergman

14. 死亡之夜|Dead of Nights
1945|UK|Alberto Cavalcanti, Charles Crichton, Basil Dearden, Robert Hamer


15. 傑克蓋的房子|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
2018|Denmark, France, Germany, Sweden|Lars von Trier

16. 第二生命|Seconds
1966|USA|John Frankenheimer

17.  二度處女GO GO GO|Go, Go Second Time Virgin
1969|Japan|若松孝二

18. 狂琴畸戀|Kotoko
2011|Japan|塚本晉也

19. 豬與軍艦|Pigs and Battleships
1961|Japan|今村昌平


20. 一個菲律賓家庭的演化|Evolution of a Filipino Family
2004|Philippines|Lav Diaz

21. 羅蘭秘記|Laura
1944|USA|Otto Preminger


22. 絕命大煞星|True Romance
1993|USA, France|Tony Scott

23. 面面相覷|Face To Face
1976|Sweden, USA|Ingmar Bergman

24. 機器戰警|RoboCop
1987|USA|Paul Verhoeven

25. 莉維達.地海之詩|Leviathan
2012|France, UK, USA|Lucien Castaing-Taylor, Verena Paravel

----------------------------------------------------------------------------------------


1. 基督的最後誘惑|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
1988Canada, USAMartin Scorsese

我愛這部電影。

2. 歐洲特快車|Europa
1991Denmark, Sweden, France, Germany, SwitzerlandLars von Trier

一般人能拍這樣已經可以一輩子拱為大師,而這只是拉斯第一個時期,已經把希區考克玩到如臻化境。

3. 靈魂嘉年華|Carnival of Souls
1962USAHerk Harvey

就像Lucrecia Martel說的:「你一輩子有一部這樣的電影就夠了!」把B片拍到如編劇John Clifford所謂「有柏格曼的視覺和考克多的氛圍」,有志拍低成本高概念神怪電影的人都應該要以此為典範。

有些故事你總覺得,應該有一部經典電影是在講這個,但你從未看過,這部就是了。我想林區有些基因也是從這裡出來的。

4. 鄉村牧師日記|Diary of a Country Priest
1951FranceRobert Bresson

僅節錄巴贊(André Bazin)在1951年的《電影筆記》第三期評論〈《鄉村牧師日記》與羅伯·布列松的風格化〉:

「他至少可以捨去『文學性』較強的內容,保留大量富於電影性的現成段落,這些段落顯然易於化為視覺形象。布列松有意採取完全相反的做法。影片與小說相比,影片更具『文學味』,小說反而充滿了具體形象。」

......這種處理方法不只對立於演員的戲劇表現方式,而且對立於各種心理表現性。讓我們在演員臉上看到的根本不是他對所說內容的瞬間反應,而是存在的常態,是一種精神狀態的固定表情。」

「這部影片摒棄心理分析,結果也同樣背離戲劇性範疇。事件不是按情感的發展最終使精神得到滿足的規律安排,事件的連續是偶然中的一種必然,是無關聯的動作與巧合事件的串接......但是,如果說事件的關聯與事物的因果關係看上去依然與傳統戲劇一樣嚴格,這是因為他們確實符合一種順序,一種預測的順序(也許,應當說符合齊克果的『重複』的順序).......這部影片真正展開的結構不是悲劇結構,而是中世紀耶穌受難劇,或更確切地說,是『十字架之路』的結構。」

「我們還應該指出,布列松在壓縮心理表現與戲劇性的同時,以辯證方式處理兩類純態的真實。一方面,我們看到拋棄一切表現性象徵體系的、只剩下外部容貌的和呈現在真實自然環境中的演員的臉,另一方面是所謂的『文字真實』......兩類對應的現實並現於銀幕,兩者之間在本體論上的不一致性突出了兩者唯一共同的尺度,這就是靈魂。」

「音影平行是布列松抽象化與真實性辯證關係的引申,借助它我們最終感受到只是心靈的真實。」

5. 歷劫佳人|Touch of Evil
1958USAOrson Welles

這是1950年代的《怒火邊界》(Sicario)吧.........

威爾斯的調度功力可以輾壓好幾世代,然後這竟然還是努力拼湊回來的版本。

6. 死靈魂|Dead Souls
2018Switzerland, France|王兵

"關於《死靈魂》已經有太多人說得太好,在這裡僅節一句《解放報》的評語:「電影人像是雪蘭莎德(Shahrazād)瞪著大眼睛的孩子,透過他們的故事讓死亡和遺忘永恆地延後發生。」"

壁虎先生2018年度佳片:

7. 跑道終點|The End of the Track
1970Taiwan|牟敦芾

隨著牟敦芾在台灣拍攝的兩部長片被埋葬的,是可能會早十年發生的台灣新電影。《跑道終點》不是那種被時代限制困住的天才之作,它就是天才之作!

"毫無疑問是一部傑作。開頭礦坑中的兩盞微光就總結了這兩個生命的命運,男孩裸身滿出銀幕的自然情慾,男孩幽微地意識到關係的不祥,卻沒有意識到跑得太快陽光太耀眼會被世界撕成碎片,到後來身分互換糾結莫辨,各種情節的弦外之音完全是天才。高潮戲中牟敦芾更是大氣地調度在跑道上的永勝和俯瞰的全景之間,這個影像驚心動魄。男孩一次次被罪惡感和創傷的折磨,挖得如此之深,最令人心碎的一句台詞無非是「永勝他該死」,到此現實已經無可挽救,真實域宛如Mark Rothko畫中的黑暗吞噬銀幕。《上山》裡「不拍電影寧願死」的牟敦芾完全沒有辜負自己的雄心。另外電影前半載著明暗同志情慾的混著汗水鹹味的鄉野山溪和岸崖海濤,甚至颱風天父對子剪不斷理還亂的某種認可(比李安更早去達到的某種邏輯結果),也一直要被壓抑到或許蔡明亮才又重新在城市抑鬱孤絕中找到一個新的縫隙得以氾濫成災。

這個自由不可思議,這個自由的被遺忘也不可思議。

礦坑中的微光像是預示了電影自身的命運,《跑道終點》直接被禁消失,台灣也丟失牟敦芾,「永勝」甚至是直到2018,直到前天,才第一次看到這部片。被數位修復時代的人撿到,這個電影日後如果有幸(一定要)上院線根本就是要嚇死大家。台灣沒有客觀條件讓這些一閃即逝的天才在這裡地動山搖,不然「台灣電影新浪潮」毫無疑問提早二十年,說的會是這些人。"


8. 窮山惡水|Badlands
1973USATerrence Malick

的確是泰倫斯·馬力克最好的電影,在伊甸園裡奔跑的孩子大概就是這樣吧。

9. 詩人之血|The Blood of a Poet
1932FranceJean Cocteau

與其說這裡有很多激進實驗,不如說電影本來就是自由的。我特別喜歡最後一個段落,惡魔不會放過你,如果今天拍起來就會像是大衛·林區那樣。

10. 散步的侵略者|Before We Vanish
2017Japan|黑澤清

"松田龍平在《散步的侵略者》(Before We Vanish)中飾演被外星人「附身」的可憐上班族真治,令人想起《雙峰:回歸》(Twin Peaks: The Return)裡陷入沉睡的庫柏(Dale Cooper——道吉(Dougie):一個被打回牙牙學語狀態的大嬰孩,世界對他來說,只是一連串無法組織而令人好奇的聲影刺激,從他身上被反彈回來的語言,則像是無法被閱讀的遠古遺跡。他們的共同點是,藉由把人還原到一個無法形成世界意義的介於嬰兒/阿茲海默症/精神病之間的狀態,試圖根本地重新組織當代中產生活想像的困局。黑澤清的《散步的侵略者》2018年沒有上台灣院線,只是悄俏地在串流平台上發行,在網路上也出現了不少劣評,但本文試圖指出,《散步的侵略者》是一部被高度低估的天才之作,它精湛而生動地切穿了當今世界秩序中非常深邃的根本,在這裡兩個概念會是有幫助的:一個是拉岡的「除權棄絕」(Foreclosure),一個是馬克.費雪(Mark Fisher)的「資本主義現實主義」(Capitalist Realism[1]。在這裡毋寧將本文視為一個嘗試的起點......"

壁虎先生2018年度佳片(節錄):
(全文參見《Fa電影欣賞》第178期,〈《散步的侵略者》:精神病之入侵〉)

11. 見證|Come and See
1985Soviet UnionElem Klimov

如果二二八拍這樣你敢看?

12. 馬布斯先生的遺囑|The Testament of Dr. Mabuse
1933GermanyFritz Lang

電影黑是因為世界黑,電影超展開是因為世界即將墮入深淵。

13. 黑暗中的音樂|Music in Darkness
1948SwedenIngmar Bergman

如果兩人最後是分開的,這部電影就完美了。

14. 死亡之夜|Dead of Nights
1945UKAlberto Cavalcanti, Charles Crichton, Basil Dearden, Robert Hamer

不只是B級通俗恐怖故事集,它割得很深,非常迷人。

15. 傑克蓋的房子|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
2018Denmark, France, Germany, SwedenLars von Trier

"在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的《膺品》(F for Fake)中,威爾斯站在沙特爾大教堂(Chartres Cathedral)前,對藝術家不再頌讚神之榮光,乃至於不再有真正意義下的讚頌發出哀嘆......"

壁虎先生2018年度佳片:

16. 第二生命|Seconds
1966USAJohn Frankenheimer

結尾非常震撼,黃宗霑的攝影非常厲害。很壓抑,很悲傷的一部電影。

17.  二度處女GO GO GOGo, Go Second Time Virgin
1969Japan|若松孝二

如果絕望是在絕對的黑暗中仍緊緊攫住僅存的一條繩索,這部電影描繪的就是你在終於放開繩索後,融化於黑暗之前的失速狀態。

18. 狂琴畸戀|Kotoko
2011Japan|塚本晉也

原來這個世界上也有人跟壁虎先生一樣啊。

19. 豬與軍艦|Pigs and Battleships
1961Japan|今村昌平

從寫實的汙穢中併發出的巨大的荒誕與憤怒。

20. 一個菲律賓家庭的演化|Evolution of a Filipino Family
2004PhilippinesLav Diaz

一個很謙虛的大格局詩歌,有一點侯孝賢,但更有憤怒,更有溫柔,結尾的搖籃曲是我這輩子聽過最美的東西。

21. 羅蘭秘記|Laura
1944USAOtto Preminger
這部電影我看到一半的時候下巴差點掉下來。

當然後來發現它沒有要那麼超展開,但光是這個可能性本身就已經嚇得我冷汗一身,重點是它留下了一對重要的角色典型,後人玩味無數,例如《雙峰》。

22. 絕命大煞星|True Romance
1993USA, FranceTony Scott

想到東尼·史考特總是有點難過,這個電影拍得真的好。

23. 面面相覷|Face To Face
1976Sweden, USAIngmar Bergman
第一場惡夢的調度令人印象深刻,還有一些做得很幽微的「逾越」,然後我還能說什麼呢?罪惡和恐懼如何折磨一個靈魂,精神醫學和上帝,柏格曼就是那樣,他一個人做得這麼巨大,而我們今天都失語了。

24. 機器戰警|RoboCop
1987USAPaul Verhoeven
范赫文真的是一狠角色。然後這是科幻?這是寫實吧。

很喜歡這部電影的音效設計,Peter WellerNancy Allen這個組合也很有趣。然後Miguel FerrerRay Wise居然在《雙峰》之前就被湊在一塊了!Damn

25. 莉維達.地海之詩|Leviathan
2012France, UK, USALucien Castaing-Taylor, Verena Paravel

"它望塵莫及地比那些打著怪物奇觀名號的大成本商業電影,都更接近所有怪物迷最潮濕幻想,一個比VR更沈浸的主體經驗奧德賽。梅洛龐蒂(Merleau-Ponty)寫過一篇文章叫〈塞尚的困惑〉(Le Doute de Cézanne),大致是在講塞尚的核心創作關懷如何和現象學基本命題一致,而這部電影基本上就是一個塞尚式的現象學嘗試:試圖去捕捉那個前反思的、世界/主體形成的瞬間,將一種意向性、身體性表達到畫布/影像、聲音之上。"

2018 TIDF 筆記整理:


壁虎先生2018年度佳片:
壁虎先生2017年度佳片+短片:

壁虎先生2017年度佳片(新片+新看舊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