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IMDB) |
(圖/movies.yahoo.com.tw) |
原文刊載於《關鍵評論網》
李滄東的《燃燒烈愛》的前半段對我來說幾近完美,不是很好,不是非常好,而是完美。然而電影的最半近乎致命性地傷害了這部電影,我即便再怎麼喜歡它的前半都無法挽回,我甚至無法把他們拆開來看勉強過關。這讓我想起了另一部電影——朱賢哲的《白蟻:慾望謎網》:電影的前半幾乎是我當年的最愛,還在想當年金馬獎怎麼如此盲目竟忽略此一近年台灣電影的難得傑作,然後我看到後半段就懂了。
兩部電影的關鍵角色都在電影中段消失/死亡,在《白蟻:慾望謎網》裡是吳慷仁飾演的白以德的自殺。鍾瑤飾演的湯君紅隨後傳簡訊給共謀的閨密,大意是「想要把事情做對。」這是電影首先說錯的第一句話。問題倒不是這個努力終究會被證明為徒勞,因為這就是電影的重點,它之所以是一個電影的判斷錯誤,是因為這是個硬塞進湯君紅嘴裡的話,這不只不會是一個正常人該有的反應,更不會是湯君紅的反應。所以當我看到湯君紅偷偷到白以德母親的工作室工作時我一直在等湯君紅的一個反應:「見笑轉生氣。」但直到湯君紅被拆穿趕出去(那正是展現這點最好也是最後的時機),她都還是尷尬地過度天真。第二個致命傷則是後面整個關於白以德戀母情結的閃回,倒不是不能戀母,而是它被如此陳腔濫調地呈現為這個人的精神困局的焦點根源,以至於扁平化了白以德前半的痛苦。試想白以德只差一個創作意圖,電影就幾乎是《燃燒烈愛》了,對戀母情結的過度強調無疑是個不明智的選擇,它被無限放大了,使白以德的象徵困局和他的生活斷裂開來,與他生活的物質條件、他對未來產生有意義想像的能力的匱乏,斷裂開來。他在原生家庭的性創傷應該要和這些電影傑出地掌握到的東西進行一種有機的化合,而非搶奪焦點。電影的後半段同時殺死了湯君紅和白以德的複雜性,而他們在前半段是如此生動。
在《燃燒烈愛》「消失」的是海美,這倒是保全了海美的複雜性,事實上海美應該是《燃燒烈愛》裡最痛苦的角色。在海美「消失」之後,《燃燒烈愛》錯誤地將自己的焦點擺在「到底海美是不是被殺害」這個顯得不成熟的劇情裡。它的結果首先是讓整個後半段的每一場戲都被動地變成一個無聊的線索揭露,這場戲告訴你井可能沒有,那場戲告訴你井可能有,上一場告訴你班(Ben)大概是蒐集戰利品的連續殺人犯,下一場告訴你班養的貓是海美的貓。鍾秀在後半近乎停止了角色弧(character arc)的發展,被化約成被動地接收資訊的受體,相較於前段近乎每一場戲都宛如是在沉默中增加鍾秀的複雜性(燃燒的薪柴),每一顆鍾秀的鏡頭中都有一種不可參透的內心湧動,電影後半段只是不斷拍攝他跟監班,鍾秀不再被體現為一種活生生的精神狀態,只是一個偵探的代號。
這個焦點錯誤同時殺死了鍾秀和班的複雜性,電影理應在班不需要是殺人犯,鍾秀不知道班殺人的前提下,依然透過所有前提推到鍾秀燃燒的邏輯結果。但電影只是好像意識到這個問題卻不知道怎麼解決,因此只好在最後僵硬地像是突然想起來一樣提醒一下觀眾「鍾秀也是一個作家喔!」,所以符合「因為主人翁是作家,前述劇情都有可能曖昧為假」的典型黑色電影那套,好像試圖用它遮掩電影後半段的想像貧乏。就算電影其實沒有要曖昧的意思,班就是殺人犯,那後段除了是一個糟糕的偵探片,最後的燃燒更像是某種過度戲劇化的,兩個超級英雄漫畫人物的對決,一個階級意識版本的蝙蝠俠對小丑之類的改編。這個化約本身隱藏一種至少是一廂情願的東西,是想要將班和鍾秀化約成符號而不是人。
我覺得《燃燒烈愛》和《白蟻:慾望謎網》的問題都是,他們沒有辦法在最後找到一個很好的影像/聲音邏輯,去表達他們的主人翁的「力比多經濟」(libidinal economy),他們好像都知道關於主人翁慾望的真相,所以《白蟻:慾望謎網》試探性地丟入某種模糊的戀母情結,《燃燒烈愛》想要在最後透過「鍾秀寫作」力挽狂瀾虛化後半劇情,但電影又像是想排斥自己發現的東西,因此最後人物本身的複雜性被放棄,被一種很扁平的戲劇性綁架。在這個意義下,為什麼《野梨樹》跨過了這個坎就很有趣了(《野梨樹》基本上就是土耳其版本的《燃燒烈愛》)。我覺得首先是因為,《野梨樹》從一開始就將主角設定為一個爛人,電影從一開始就預期並接受了這件事,主人翁的困局爆發因此不需要跨過那麼多的障礙。但我並不就因此覺得《野梨樹》的成就比《燃燒烈愛》、《白蟻:慾望謎網》的「可能成就」要來得高,雖然前者並沒有這個致命的扁平化。《燃燒烈愛》和《白蟻:慾望謎網》首先為自己設定了一個比較高的門檻:他們不只要處理不同角色的不同力比多經濟(前者中的班、海美;後者中的湯君紅);同時他們的焦點角色(鍾秀、白以德)所要承擔的轉折也比較大,而導演迫切的訊息跟主人複雜的翁力比多掙扎之間的緊張關係也比較激烈。兩部電影都好像超前了導演,精準捕地捉到了導演自己還沒準備好要迎接的東西,所以電影在最後進退失據。在這個意義上《燃燒烈愛》承接這個矛盾得比《白蟻:慾望謎網》稍微好一點,首先因為它也想要處理班的力比多經濟的野心很大,也成功了一半,而且它有一個沒有被破壞的完整的角色海美。
兩部電影的關鍵角色都在電影中段消失/死亡,在《白蟻:慾望謎網》裡是吳慷仁飾演的白以德的自殺。鍾瑤飾演的湯君紅隨後傳簡訊給共謀的閨密,大意是「想要把事情做對。」這是電影首先說錯的第一句話。問題倒不是這個努力終究會被證明為徒勞,因為這就是電影的重點,它之所以是一個電影的判斷錯誤,是因為這是個硬塞進湯君紅嘴裡的話,這不只不會是一個正常人該有的反應,更不會是湯君紅的反應。所以當我看到湯君紅偷偷到白以德母親的工作室工作時我一直在等湯君紅的一個反應:「見笑轉生氣。」但直到湯君紅被拆穿趕出去(那正是展現這點最好也是最後的時機),她都還是尷尬地過度天真。第二個致命傷則是後面整個關於白以德戀母情結的閃回,倒不是不能戀母,而是它被如此陳腔濫調地呈現為這個人的精神困局的焦點根源,以至於扁平化了白以德前半的痛苦。試想白以德只差一個創作意圖,電影就幾乎是《燃燒烈愛》了,對戀母情結的過度強調無疑是個不明智的選擇,它被無限放大了,使白以德的象徵困局和他的生活斷裂開來,與他生活的物質條件、他對未來產生有意義想像的能力的匱乏,斷裂開來。他在原生家庭的性創傷應該要和這些電影傑出地掌握到的東西進行一種有機的化合,而非搶奪焦點。電影的後半段同時殺死了湯君紅和白以德的複雜性,而他們在前半段是如此生動。
在《燃燒烈愛》「消失」的是海美,這倒是保全了海美的複雜性,事實上海美應該是《燃燒烈愛》裡最痛苦的角色。在海美「消失」之後,《燃燒烈愛》錯誤地將自己的焦點擺在「到底海美是不是被殺害」這個顯得不成熟的劇情裡。它的結果首先是讓整個後半段的每一場戲都被動地變成一個無聊的線索揭露,這場戲告訴你井可能沒有,那場戲告訴你井可能有,上一場告訴你班(Ben)大概是蒐集戰利品的連續殺人犯,下一場告訴你班養的貓是海美的貓。鍾秀在後半近乎停止了角色弧(character arc)的發展,被化約成被動地接收資訊的受體,相較於前段近乎每一場戲都宛如是在沉默中增加鍾秀的複雜性(燃燒的薪柴),每一顆鍾秀的鏡頭中都有一種不可參透的內心湧動,電影後半段只是不斷拍攝他跟監班,鍾秀不再被體現為一種活生生的精神狀態,只是一個偵探的代號。
這個焦點錯誤同時殺死了鍾秀和班的複雜性,電影理應在班不需要是殺人犯,鍾秀不知道班殺人的前提下,依然透過所有前提推到鍾秀燃燒的邏輯結果。但電影只是好像意識到這個問題卻不知道怎麼解決,因此只好在最後僵硬地像是突然想起來一樣提醒一下觀眾「鍾秀也是一個作家喔!」,所以符合「因為主人翁是作家,前述劇情都有可能曖昧為假」的典型黑色電影那套,好像試圖用它遮掩電影後半段的想像貧乏。就算電影其實沒有要曖昧的意思,班就是殺人犯,那後段除了是一個糟糕的偵探片,最後的燃燒更像是某種過度戲劇化的,兩個超級英雄漫畫人物的對決,一個階級意識版本的蝙蝠俠對小丑之類的改編。這個化約本身隱藏一種至少是一廂情願的東西,是想要將班和鍾秀化約成符號而不是人。
我覺得《燃燒烈愛》和《白蟻:慾望謎網》的問題都是,他們沒有辦法在最後找到一個很好的影像/聲音邏輯,去表達他們的主人翁的「力比多經濟」(libidinal economy),他們好像都知道關於主人翁慾望的真相,所以《白蟻:慾望謎網》試探性地丟入某種模糊的戀母情結,《燃燒烈愛》想要在最後透過「鍾秀寫作」力挽狂瀾虛化後半劇情,但電影又像是想排斥自己發現的東西,因此最後人物本身的複雜性被放棄,被一種很扁平的戲劇性綁架。在這個意義下,為什麼《野梨樹》跨過了這個坎就很有趣了(《野梨樹》基本上就是土耳其版本的《燃燒烈愛》)。我覺得首先是因為,《野梨樹》從一開始就將主角設定為一個爛人,電影從一開始就預期並接受了這件事,主人翁的困局爆發因此不需要跨過那麼多的障礙。但我並不就因此覺得《野梨樹》的成就比《燃燒烈愛》、《白蟻:慾望謎網》的「可能成就」要來得高,雖然前者並沒有這個致命的扁平化。《燃燒烈愛》和《白蟻:慾望謎網》首先為自己設定了一個比較高的門檻:他們不只要處理不同角色的不同力比多經濟(前者中的班、海美;後者中的湯君紅);同時他們的焦點角色(鍾秀、白以德)所要承擔的轉折也比較大,而導演迫切的訊息跟主人複雜的翁力比多掙扎之間的緊張關係也比較激烈。兩部電影都好像超前了導演,精準捕地捉到了導演自己還沒準備好要迎接的東西,所以電影在最後進退失據。在這個意義上《燃燒烈愛》承接這個矛盾得比《白蟻:慾望謎網》稍微好一點,首先因為它也想要處理班的力比多經濟的野心很大,也成功了一半,而且它有一個沒有被破壞的完整的角色海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