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載於2023年3月第831期《幼獅文藝》「在棺材裡唱歌跳舞」專欄
文/壁虎先生
自從破完PS3的原版《惡魔靈魂》(Demon’s Souls),我就難以放下和少女雅思蘭莉亞(Maiden Astraea)的Boss戰遭遇。《惡魔靈魂》是FromSoftware的「魂系列」(Soulsborne)遊戲裡我最後一個玩到的,也是整個「系列」的開端。Sony在2020年推出PS5的時候找了藍點遊戲工作室(Bluepoint Games)不惜工本製作了富麗堂皇的重製版(Remake),然而現在想想,只能回去玩原版可能是那種最莫名其妙幸運的事情之一(不過兩個版本的優劣是另一個話題了)。
《惡魔靈魂》講一個叫帕雷塔尼亞(Boletaria)的古王國,因喚醒了古老惡魔而引發了一場災禍,挾帶著惡魔的濃霧壟罩土地,人們的靈魂被惡魔奪去而成為行屍走肉,靈魂在遊戲中意味清晰理智,無魄之人因而宛如殭屍般因飢渴靈魂本能地攻擊其他生靈。而玩家角色的靈魂被一個神殿的力量奴役而不斷復活,目的是要我們奪取足夠強大的惡魔靈魂以獲得與古老惡魔面對面的機會。
少女雅思蘭莉亞是「腐朽谷」(Valley of Defilement)這個關卡的最後一個「惡魔」。人們將一切他們視為汙穢、不潔和低賤之人與物棄置在這個深谷之中,這些無處可去之人便在這個瘟疫肆虐的山谷形成危如累卵的聚落。教會聖徒雅思蘭莉亞因聽聞深谷中的苦難,和她的忠心騎士卡爾·文蘭(Garl Vinland)前去希望能拯救他們,卻一去不復返。
當我們在腐朽谷蓋在懸崖邊的朽木建築上舉步維艱,行屍走肉般的居民揮舞著畸形的身體,在膿瘡和哭號中攻擊玩家,而圍繞著他們的是巨大蚊蚋、蛞蝓、帶瘟疫的老鼠和谷底一望無際的永夜毒沼。途中我們會從NPC那裏聽到各種流言,關於雅思蘭莉亞已經受惡魔腐化而墮落,蠱惑當地居民奉獻靈魂進行狂熱偶像崇拜;關於教會派去調查的騎士們如何一個個消失於谷底。而腐朽谷的前兩個Boss,都是由無數水蛭或汙穢物組成的一團無以名狀巨大怪物,遲笨而醜陋,直到我們抵達毒沼深處聚落的最後一個Boss場景。
當我們一跨過界線,遊戲以一種毫無預警的方式將我們擒住: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三個背對我們高舉雙臂向谷底呼嚎的居民,從天傾瀉的瀑布般污穢物在谷底形成血沼,然後我們聽見少女的聲音:「請回頭,惡魔的獵殺者。這是失去珍貴之物和不幸之人的聖壇。這裡沒有你可以強奪劫掠的東西。」我們勉強沿著懸崖邊緣向下前行,直到騎士卡爾舉盾擋住我們的去路並發話:「你不會回頭了對吧?」他身後的血沼中是雅思蘭莉亞,一身純白的修女服,注視著捧在手心的發光靈魂。卡爾甚至不會主動攻擊你,只是告訴你他將不惜一切阻止你傷害雅思蘭莉亞,直到你砍向他,他會指責你有什麼權利侵入他們的聖壇,指責你早就將他們遺棄。我第一次抵達的時候試著想繞過卡爾卻不小心跌進血沼之中,而血沼不只被設計讓玩家角色一接觸就會感染瘟疫,血沼中冒出的東西立刻將我嚇得呆若木雞:那是揮舞著長著尖刺的短臂,成群哭嚎「嬰兒」。
若你在死鬥中擊敗卡爾,臨終前他會說自己愧對了最珍視的雅思蘭莉亞。這時要走向雅思蘭莉亞只能踏過血沼。我在被瘟疫持續消耗HP的慌張中急切地要砍向她時卻發現遊戲居然出現對話選項,若選擇對話,雅思蘭莉亞會以一種顫抖的哀戚問你「已經殺了那個人了對吧?」她會告訴你看來自己已經無法阻止你,請隨你的願把你的惡魔靈魂拿走,然後她便自殺,戰鬥隨之在錯愕中結束,然後是寂靜,和圍繞血池居民的嚎哭。我後來得知,雅思蘭莉亞在來到腐朽谷目睹一切之後喪失了上帝的信仰,因此當惡魔災變發生便自願成為惡魔主,用獲得的力量試圖「治癒」腐朽谷居民的痛苦:居民們讓雅思蘭莉亞取走他們的靈魂以失去痛苦的能力。而教會派來試圖反證流言的騎士則一個個死於居民或卡爾。雅思蘭莉亞是唯一一個維持人類理智和形體的「惡魔」,也是遊戲中唯一一個有對話的Boss [1]。
每當我走進這個場景,看到哭號的居民和聽見雅思蘭莉亞的配樂曲子,我都要先掩面悶哭三聲。這首曲子完全是一個真正的突擊,和遊戲中其他Boss配樂表現恐怖、壓迫或史詩感截然相反,它似是一首安魂輓歌,表現一種驚訝、莊嚴、悲劇性和激情,好像突然撞見一個令人激動的東西,卻同時明白它轉瞬即逝。它由非常簡樸的三個樂器聲部組成:顆粒分明的大鍵琴細脆的音符行軍般階梯上行,似是體現卡爾使命的莊嚴、紀律和決心;襯底的大提琴徐徐下行,描繪出一種憂傷的顏色,似是傾訴被世界遺棄的居民和這對亡命男女的哀傷;但最致命的一擊來自小提琴,它不斷堅持著一個高音,當其他聲部的音階爬升下降,它持續不斷地守在同一個音,彷彿雅思蘭莉亞無法動搖的聖潔和同情正傾訴一首哀歌,但一段時間後小提琴的音會突然急切地跳上跳下,重複在兩個高落差音階中密集循環,產生出一種激情的顫動,彷彿雅思蘭莉亞難以抑制的激情終於抑制不住而併發出來;最後堅守的高音(無可動搖的聖潔)和跳動的落差循環(激情)會重疊在一起,成為四聲部的合聲。
我很難說,有什麼Boss會讓我砍到痛徹心扉,但雅思蘭莉亞就是一個。而它的設計是如此簡單,它的效果卻是如此令人暈眩地強烈:即便是在一切盼望已然死絕之處,盼望依然會落地生根並堅持自身,即便必須以一種看似扭曲的形式,即便它是一種明白的徒勞,遊戲的名稱「惡魔的靈魂」也因這個故事獲得一個反諷的面向,甚至因此成為帶有政治性的詞彙,因而產生它意義的複調:遊戲中的靈魂災變之所以會發生,正是因為靈魂的「可轉換性」被發現,「惡魔」因而嚴格來說只是對掠奪了大量靈魂的個體的稱呼,而沉默的玩家角色在整個遊戲中的任務,正是盡可能地獲得最多的靈魂,「惡魔的靈魂」因而隱藏著一個關於它究竟意味為何問句:「惡魔的靈魂」何以名狀?什麼可謂「惡魔的靈魂」?
它令我想起了李察·麥森(Richard Matheson)的小說《我是傳奇》(I Am Legend)。在那個故事中一場末世瘟疫將所有人變成瘋狂的吸血鬼,唯一免疫的主角羅伯·奈佛(Robert Neville)便在早上吸血鬼沉眠時將他們一一擊殺並蒐羅物資,晚上躲在家裡。直到小說最後,他才發現吸血鬼們不只已經形成了一個新的社會,而自己已經成為宛如舊社會中的吸血鬼般傳說性存在。這部小說最知名的電影改編要屬2007年版,但麥森的訊息在戲院版電影中蕩然無存。然而如果你去找珍藏版DVD你會發現它收錄了另一個原來已經拍好的結局,正是奈佛在最終發現自己用來實驗解藥的實驗品是殭屍領袖的伴侶,而殭屍們不只已經形成一個新性質的社群,他們殺來他家其實是要奈佛把她還給他們。這是那種好萊塢常見的悲劇之一,華納高層因為試映觀眾表示看不懂這個結局,因而要求劇組將結尾重拍成奈佛壯烈犧牲自己,觀眾不再有機會發現殭屍原來成立了自己的社會,一部可能成為新經典的電影也連同麥森的創見一起被愚蠢地毀滅。
儘管雅思蘭莉亞來自魂系列的第一次嘗試,但和後來系列的其他Boss傑作相比毫不遜色,其純粹而凝練,至今依舊熠熠發光。雅思蘭莉亞在之後的作品中也有幾個變體,例如《黑暗靈魂》(Dark Souls)的半龍普利希拉(Crossbreed Priscilla)和《黑暗靈魂3》(Dark Souls 3)的芙莉德修女(Sister Friede),然而其調性也往更加不同的方向發展,有機會也想好好梳理。
[1] 除了最後的真王歐蘭特(King Allant),但他遠遠不如雅思蘭莉亞清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